如何做寫作,比如:四六級寫作一般采取三段式,開頭結尾可以背一些不錯了模版,其次是掌握寫作規律:1.先明確題目要求寫什么,寫做什么類、怎么做類還是闡述原因類,首段表明要害處。2.第二段可圍繞要害處舉多個例子。3.第三段總結,重申一下自己的觀點,或者發表自己的建議。
在培訓班的練習中,寫過很多類型的文字,也知道不同文章的格式是什么、怎么寫。再后來認識了一些在中國工作的國外朋友,經常給他們寫Email或者發微信,也可以在Quora上回答些問題?傊,現在寫得挺多的。一般,什么英音美音澳式發音通通都沒有概念。等到和真人說話的時候,你會覺得他們說話的方式很怪,聽起來很難理解。其實這個就類似于你學中文時聽的是新聞聯播的普通話,等到真人說話的時候他們會跟你說北京話、東北話,到少也是帶著些口音的普通話,當然有區別了。在培訓班,有來自北美、亞洲、歐洲、非洲、澳洲等全全地球各地的老師,你可以和他們多交流,慢慢地就能聽懂他們的發音了。從只能聽懂標準的英文,到能和人交流溝通的聽力,我覺得這個進步是不小的。
英語教學經歷了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,學生在這個調整過程中逐漸無所適從,再加上這是一門外來語言,在生活中沒有語言環境,導致學生學起來存在很大的惰性,一時興起想自學,背了幾個單詞第二天就堅持不下去了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:重視“教”,而忽視了“學”;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,忽視了學習過程;重視向學生灌輸,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;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,忽視了對學生聽、說、讀、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。這些現象都無疑有悖于語言教學規律,結果是教師把一門活生生的語言實踐課上成了枯燥乏味、毫無生機的呆板課。
外語學習的怎么樣,只有通過運用來檢驗,從中清楚不足之處。說到運用,自然包括“聽”、“說”、“讀”、“寫”、“譯”這幾個方面,從簡單的開始,大膽進行練習,聽不懂再問,不要怕說錯,盡可能快些讀,比較好是默寫,翻譯有趣讀物等等。在“讀”、“譯”方面,選擇一些稍有難度的題材,來驗證你的自由運用的能力。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,尤其不要忽視應用所帶來的特殊功效,因為,它對你今后的學習將產生相當的的推動作用。反之,閉門不出,死摳書本,將學習到的內容局限在框框里,缺乏交流,出現的疑點不能很快得到解決,疑點一多,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下降,無疑,進步也是相當慢的。
學生學了好幾年英語,到頭來耳聽不懂,口不可以以言,兩極分化嚴重,語言運用有經驗極差。而在peiwen這樣的全日制英語學校,領有了純英語的學習環境,顛覆傳統培養訓練機構壓抑的氛圍。不論教學樓,課室、英語角或者到小的指示標預設都給人一種清爽新鮮、放松、愉快的感覺。足不出國,身臨其境,創造一種比較佳的語言環境,在這處衣食住行全用英語,用英語思維和享用生存,形成了一套頗具風格尤其完善、符合不同程度學生語言學習的教育整體體系,當然輕松、純英語的環境還不夠。